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  皇帝閉口不語,馬車中霎時間多了一股怪異的尷尬。

  或許是見天子久久不答話,汲黯又一次下拜,語氣誠懇:“這也是為了陛下千秋萬代的聖名考慮……”

  行吧,說到“千秋萬代”四個字,縱使衛青仍在驚駭之中,依舊後知後覺的反應了過來。

  然後他的臉立刻變綠了,便仿佛夏日隔夜的米粥。

  車騎將軍深吸一口氣,還未有所反應,已經聽皇帝冷冷開口:

  “汲公這話,朕不太懂。”

  在天子淩厲如利刃的目光下,汲黯依舊鎮定自若,儼然直臣的風範:“臣的意思,是想請陛下追述太宗孝文皇帝的美德而已。”

  孝文皇帝聖德垂範千古,本來就常被用作大臣進諫的榜樣。但汲黯與此時開口,卻儼然別有所指——孝文皇帝當年經營陵墓,僅僅以陶土、木材製作冥器而已,實在是節省的典範。

  但這是能對皇帝進言的麼?!——尤其是剛剛得知自己被盜墓的皇帝?!

  話趕話說到這裏,已經實在不是做臣子的敢聽的了。衛青一個虎躍上前,還未等一臉茫然的霍去病反應過來,已經伸手將他的頭牢牢摁在了地板上;與此同時,他毫不遲疑俯首往地下一撞,叩頭叩得咚的一聲響。

  ——此時此刻,車騎將軍大概隻恨體格太好,否則一頭撞暈過去,豈不美哉……

  皇帝一臉冷淡,無視了自家大將軍奇怪的舉止。他隻盯著汲黯:

  “天子稅賦三分,朕連遵守古法都不可以了麼?”

  所謂“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。天下供賦三分,一充山陵”,少府三分之一的收入都要用於修建陵墓,這是漢廷自高皇帝以來的祖製,憑什麼要在當今皇帝身上削減?

  汲黯無聲的歎了口氣。

  漢家以孝治天下,搬出祖製後的確很難反駁。但時殊世異,高皇帝時的成例又豈能用於今日?七十餘年來天下太平無事,修建陵墓後還能遷徙豪強入陵邑,彈壓驕橫不法的閭右貴戚,也算是朝廷調節貧富的手段。但現在四方多事,既要用兵匈奴,又要討平西域,哪裏還能汲汲於此不急之務?

  中大夫沉默良久,終於決定揭開君臣間心照不宣的麵紗,坦率使出絕招:

  “陛下,使其中有可欲,雖錮南山猶有隙;使其中無可欲,雖無石槨,又何戚焉?”

  這是昔年張釋之勸諫文帝修建山陵的名句——如若墳墓中有勾起貪欲的珍寶,即使禁錮了南山也還有縫隙;如果墳墓中無可搜尋,就算沒有石槨護衛,又有何妨?

  而今當著皇帝背誦這句名言,無異於將後世茂陵被盜掘的慘禍赤·裸裸掀了出來,扯掉了皇帝最後的一層遮羞布,踮著腳在雷區上蹦迪。

  隻能說果然不愧是朝野矚目的直臣,雖然與天子有了戰略上的默契,但提及大事依舊毫不含糊,一上手就扒了朝廷的底褲。

  這樣的直臣風骨固然值得嘉許,卻委實坑慘了匍匐在地的車騎將軍。衛青對國朝的掌故頗為熟悉,聽見張釋之的名梗立覺頭暈目眩,真恨不能當場厥過去。

  但禦前實在不能這樣失禮,於是衛將軍瑟瑟發抖,隻有伸手將霍去病攬在懷裏藏住身形,避開這僵硬得像要凝固的氣氛;舅甥二人相依為命縮成一團,真是喘氣都害怕放粗了聲音。

  ……您二位高人過招,能不能稍稍顧憐一下我們這孤苦無依的舅甥倆?

  ·

  皇帝倒無暇顧及兩位將軍的處境了,忠言逆耳直刺心房,他的臉倏然而變,剎那間便有了降妖除魔般的威嚴。

  出於某種自我防護的本能,他當然想開口怒斥汲黯的無禮,並力證自己建造陵墓的合理之處;即使——即使大漢不能千秋萬代,總也可以子孫綿延,世代守護列祖列宗的陵寢。自己躺在地下,好歹能享受幾百年的安眠——

  但話未出口,皇帝的心頭卻突然咯噔一聲,猛的想起了自己身後那怪異的孝昭至孝宣的統緒,以及,以及天幕語焉不詳的“巫蠱之變”。

  ……所謂君子之澤,五世而斬;大漢的帝統真有那麼牢不可摧麼?

  一念及此,皇帝心塞得再也沒有了反駁的興致。他咬牙片刻,隻能煩躁的揮一揮手:

  “此事再議!”

  ·

  在天幕劇透出那驚天動地的大雷之後,天子遠遊的興致顯然被破壞無餘;至尊禦駕雖在太原駐留了三日,但除照常召見軍將嘉獎征伐漠北的有功之臣以外,並沒有什麼遊幸賞玩的舉止。數日以來,天子多半呆在行宮中閉門不出,隻是偶爾召見車騎將軍議論對匈奴的戰略而已。

  千秋萬代的帝統雖然令人煩心,但對外的方針卻敲定得頗為順利。與衛青議論數日後,皇帝明發了數道詔諭,一麵令北地、隴西諸郡的郡守留心邊務,招攬熟悉西域的士人,預備著再次“鑿空”;一麵又明旨傳諭內史,命其問候看視張騫的家人老小,並賜予金帛財物。

  所謂聞弦歌而知雅意,兩道諭旨一出,朝野百官震動非常,立刻察覺了皇帝經營西域的決心,霎時間的驚駭實在無可比擬——至尊用兵於匈奴,尚且有複九世之仇的大義,何況漢匈不兩立,戰略上也絕無妥協的餘地;但現在廣開邊務,貿然涉足於西域,儼然是好大喜功的征兆!

  所謂紂王用象箸而微子泣,巨禍起於肘腋之間,不可不防微而杜漸。

  但而今這位天子意誌的堅硬如精鋼,一旦定議便再無回環。諸位公卿高士與賢良文學議論良久,想想當年支持和親的博士狄山被匈奴斬頭而去的奇妙遭遇,終究不敢作死批這個龍鱗。但大事在前,不議論幾句委實不能更新。賢良文學們左右環顧,終於繞開了風頭正盛的車騎將軍,精準找上了最容易捏的軟柿子。

  ——不錯,正是中大夫汲黯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